学习雷锋重在践行

发布时间:2013-03-11

半个世纪以来,雷锋同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坚定信念,奉献、敬业的崇高精神,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奋勇前行。如今,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,正在华夏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

  

    学习雷锋,重在行动,贵在实践。笔者以为,新时期学雷锋应当做到“四个统一”:

  

    学雷锋,当学与用统一。雷锋给自己订了个学习公式:问题——学习——实践——总结。他注意联系实际,学以致用,自觉加强思想锻炼和改造,逐步成为一名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修养的战士。学雷锋,首先当虚心好学。静下心来,仔细阅读《雷锋日记》、《雷锋的故事》等,透过雷锋的字里行间,品读雷锋的人生诗篇,学习雷锋的坚定信念、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。其次,当学以致用。在思想上,应该像雷锋那样爱憎分明、公而忘私;在工作上,应该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、刻苦钻研;在生活中,应该像雷锋那样助人为乐、与人为善。

  

    学雷锋,当知与行统一。遵循知行统一规律,最为困难的是把道德之知和道德之行统一起来。雷锋精神的可贵之处,就在于平凡之中见伟大,细微之处见精神。正如毛泽东指出的,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,不做坏事。弘扬雷锋精神,就必须努力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人生实践、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,真正做到知行统一。书写世界邮政传奇的普通邮递员王顺友被乡亲们誉为活雷锋,20年来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。王顺友堪称弘扬雷锋精神、知与行统一的楷模。

  

    学雷锋,当说与做统一。向雷锋学习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上,而应该付诸于行动,这不仅有益于社会、有益于国家,更有益于自己。我国古代先贤向来反对“心口不一”、“口是心非”。《礼记·杂记》中说:“居其位,无其言,君子耻之;有其言,无其行,君子耻之。”孔子强调: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”(《论语·宪问》),《孔子家语·颜回》中则以“行言”和“舌言”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分野,指出:“君子以行言,小人以舌言。”“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,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。”作为首都公交窗口行业的优秀代表,李素丽朴素的话语闪烁着美丽的光芒,堪称弘扬雷锋精神、说与做统一的楷模。

  

    学雷锋,当德与才统一。“德”是前提,是方向,它决定着“才”的价值实践程度。雷锋精神的核心价值取向,就是无私奉献、助人为乐。正如雷锋所说:“我活着,只有一个目的,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,我要在一切实际行动中贯彻。”另一方面,“才”是条件,离开了“才”的“德”,是空洞的、毫无意义的。雷锋精神中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的“钉子精神”,为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实践提供了现实载体,注入了生机和活力。通过实践,德与才完美地统一在雷锋精神的人格价值之上。杨善洲一辈子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不动摇,其一言一行,堪称弘扬雷锋精神、德与才统一的楷模。 文章来源中国反腐倡廉网作者:朱武荣

 

 

Baidu
map